科普服务

科普服务

(1)出版制作冰川科普读物与影音资料,为科普工作提供素材。近年来天山冰川人员编写出版的科普书籍读物包括《揭开冰川的面纱》、《全球变化热门话题丛书—冰川》、《2018年中国冰川考察记录:两只握在一起的“手”永远分开了》、《2018中国西部冰川考察:气候变化影响下中国冰川面临失稳风险》、《冰川消退会带来什么?》等;以科学家身份协助主流媒体拍摄冰川科普音像资料(表)。

表冰川科普音像资料

image.png

(2)透过媒体开展冰川科普教育。天山冰川站每年2次对1号冰川开展的综合观测(4月底与8月底),被媒体称为对1号冰川的“体检”。届时,国内外主要媒体,如新华社、中国青年报、南华早报、BBC、美联社和新疆地方媒体记者都会随行进行实时报道,仅此一项,每年有新闻报告在10篇以上。一些记者还与考察人员同吃同住,调查采访。媒体从不同角度对公众展示冰川研究的内容、意义、以及艰苦与乐趣,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。

(3)举办科普报告和讲座。沈永平研究员作为科普专家,以天山冰川变化及其知识为基础,不断向大众普及冰川知识和全球变化知识。最近十几年一直作为《中国国家地理》野外专家和审稿专家,央视10套科教频道《地理∙中国》的出镜专家,兰州少年儿童课外活动中心科普专家。自2012年以来作为中国科学院科普开放日科普报告主讲专家,向中小学生普及冰川及气候变化知识等。2018年在甘肃卫视《丝路大讲堂》作为首批专家,给公众普及关于冰川变化及其影响知识。李忠勤研究员于2013~2017年间在兰州各大专院校开展的“极地探秘—南北极冰川科学考察”专题科普报告,听众累计达上千人。王飞腾博士、李慧林博士和王璞玉博士在新疆石河子大学,西北师范大学,天水师范大学和新疆吉木乃县高级中学等开展一系列的科普报告。

(4)办好科普教育基地。5年来,天山冰川站通过“本科生科研启航计划”,每年出资10万元,选拔30名优秀本科生利用暑假时间来站开展为期1个月的科研活动,培养冰冻圈科学后备人才。天山冰川站接待各类学校夏令营活动累计20次以上、社会团体参观访问累计40批次以上,超过400人次。参观访问人员主要来自大学、中学、小学、科研院所以及社会公众。天山冰川站由专人负责,采取专题讲座、参观介绍与多媒体展示等方式,有针对性地介绍社会普遍关注的全球变暖、冰川消融、水安全等焦点问题,普及了冰川和冰冻圈科学知识,介绍了科学工作者的研究思路、研究方法、研究手段等,使公众感受到科研的严谨和求真务实的态度等,使在校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基础知识的重要性,使公众对全球变暖有了全面的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