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沿革

历史沿革

来源: | 作者: | 日期:2019-07-09 08:36:33 | 阅读: 228

天山冰川站成立于1959年,1981年进入世界冰川监测网络(WGMS),1988年成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对外开放台站。1999年成为首批国家重点野外试点站, 2006年成为国家重点站。2007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特殊环境网络重点站。在50多年的历程中,大体经历了建站初期(1959—1966 年)、恢复重建之后(1979—1987 年)、成为中国科学院开放站之后(1988—1998年)和成为国家野外站之后(1999—至今)的四个阶段。

1958年,为开发大西北,中国科学院成立了由施雅风院士领导的“中国科学院冰雪利用研究队”,开创了我国的冰川学研究事业。根据1958年野外考察经验并结合国际冰川学发展规律,施雅风先生认为有必要建立冰川观测试验站,便于野外观测试验,对野外考察中的许多现象进行深入研究,与国际冰川学研究接轨。1959年,中国科学院冰雪利用研究队在天山乌鲁木齐河源海拔3545 m 处建立了天山冰川站(高山站),当时的苏联专家道尔古辛(L. D. Dolgushin)曾对站址和观测项目的选择进行过指导,新疆水利厅在建站方面给予了大力协助。建站伊始,即开展了冰川学、水文与气象方面的观测研究。20世纪60年代初,天山冰川站的观测研究工作进入了第一个繁荣期。在成冰作用理论、物质平衡、能量平衡、冰川物理、冰川水文等领域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,缩短了与国际冰川学研究的差距。然而,正当天山冰川站孕育着更大发展的时候,“十年动乱”开始了,所有工作在1967—1978年这12年间全部停止,天山冰川站也由新疆水利厅代管。

1979年,随着“科学春天”的到来,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对天山冰川站进行恢复重建,修建了由高山站至1号冰川的简易公路,在乌鲁木齐河上游2130 m处的峡谷平地建立了天山冰川站基本站,并架设了由后峡电厂到基本站的专用供电线路。此时的天山冰川站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。观测工作步入了正轨,整编资料以《天山冰川站年报》形式定期出版。观测设备的研发空前活跃,QZ型蒸汽钻、B-1型雷达测厚仪、冰川热水钻、石英晶体温度计及冰川区气象遥测系统都是这一时期在1号冰川上试验成功的。1号冰川透底温度观测和人工冰洞的开凿研究,标志着冰川物理学研究达到国际水平。这一时期的天山冰川站还是我国冰川学观测试验和教学实习基地,冰川专业的本科生、研究生都要到站进行野外实习和工作。同时一批又一批国外冰川学者来站参观访问、交流学习和合作研究。1983年天山冰川站被中科院评为野外先进集体。

1988年,天山冰川站成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对外开放台站。开放基金的设立,加强了天山冰川站与国内其它科研单位的合作,如新疆水利厅、新疆气象局、新疆生地所等,以及许多高校,如北京大学、兰州大学、新疆大学和新疆农业大学等,同时也扩展了研究领域。1994年,基本站专家公寓建成并投入使用,缓解了接待方面的压力。1996年7月,天山冰川站经历了百年一遇特大洪水灾害,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破坏,在中科院、研究所的大力支持和全站人员共同努力下,很快得到恢复。1997年在科学院组织的野外站评审中,天山冰川站被评为A类站和野外先进集体。这一时期的天山冰川站,会聚了一批30多岁的青年人,充满活力,各项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。

1998年8月选择奎屯河哈希勒根51号冰川作为第二个定位监测的参照冰川,开展每年1—2次的观测。2004年8月下旬和2008年8月,分别选取哈密庙尔沟冰帽和托木尔峰青冰滩72号冰川作为第三和第四条参照冰川,由此形成一个以1号冰川为中心,辐射天山东西两端的较为完善的天山冰川监测网络。

2006年经现场评估和在北京的答辩会议正式成为国家级野外观测研究站,在国家站中的名称为“新疆天山冰川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”。2007年又被选为中国科学院特殊环境网络重点站。2008年天山冰川站开始与喀纳斯景区管委会合作,2009年实施阿尔泰山友谊峰喀纳斯冰川联合考察,2011年与喀纳斯景区签署协议成立“阿尔泰山冰川积雪与环境观测研究站”。与此同时,天山冰川站还对天山博格达峰的扇形冰川、四工河4号冰川、奎屯河哈希勒根48号冰川、阿尔泰山布尔津河18号冰川、玛纳斯河源鹿角湾冰川、西昆仑山公格尔九别峰克拉亚依拉克冰川等实施了半定位观测研究,获取到更多及更大范围的冰川观测研究资料。

2010年10月,天山冰川站将冰川观测研究拓展到祁连山脉,将黑河上游的一条参照冰川命名为“十一冰川”,开始对该冰川和“七一冰川”、“八一冰川”开展连续系统的观测研究。

2014年开始,天山冰川站承担中国北极黄河站Austre Lovénbreen和Pedersenbreen两条参照冰川的观测研究工作,将天山冰川站冰川观测经验和规范应用到极地。